在吉安市青原区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古郡风华的土地上,一场由校地融合催生的创新变革正蓬勃兴起。今年以来,南昌大学与青原区深度携手,双方共建“南昌大学青原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在乡村示范产业、文旅融合、食品加工、文创开发、医疗服务等领域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生态,让革命老区的“创新树”根深叶茂,结出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果实。
数字技术唤醒山水文脉
7月的青原山雾气氤氲,草坪上一座曲线流畅的竹构艺术装置静静矗立,这处融合庐陵风韵与现代美学的乡村旅游空间节点,正是南昌大学乡建团队的匠心之作。
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张嘉新博士团队来到青原区开展“青春绘景·智构山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团队从青原山的实地调研,到与当地商户、游客交流需求,再到考察相关产业布局,在沉浸式研学实践中深度感知地方特色与文化根脉,以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技术为笔,融合庐陵风韵与现代美学,因地制宜勾勒乡村旅游走廊竹构图景,打造乡村旅游空间节点,为青原山景区品质升级注入青春智慧。

绿色技术激活乡土资源
在食品加工车间内,一场“技术革命”正深刻重塑着农产品加工的格局。
南昌大学陈军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高能流体磨技术装备轰鸣运转,金黄浓稠的蜘稻香米原浆在超微粉碎工艺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依托这项核心技术,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聚焦青原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成功研发出“蜘稻香米乳”“东固莲子汁”“柚爽复合果汁”三款极具地方辨识度的饮品,让藏在青原深山里的农产品挣脱传统加工的局限,摇身变为兼具品质与文化附加值的高端饮品,实现了从“乡土食材”到“特色商品”的跨越,为食品加工技术升级和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设计语言转译文化密码
为深入挖掘青原红色基因、庐陵古韵这份文化宝藏,让传统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同时提升城市品牌辨识度,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与青原区携手在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作品展中共同主办“青原礼物”主题产品设计活动。
大赛围绕东固传统造像、渼陂古村建筑、青原喊船等非遗文化,以及东固革命根据地、文天祥故里等红色资源展开创作,参赛作品可涵盖文创产品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类、数字媒体艺术和虚拟IP设计类四大类别。
这场赛事如同一把钥匙,既激活了设计师的创新潜能,更推动文创产品从单一形态向多元表达拓展,为青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医联惠民扎根基层土壤
人才创新不仅驱动产业升级,更在青原区民生领域写下温暖注脚。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相继与青原区总医院签署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和对口帮扶协议。南大一附院、二附院分别派出1名高层次人才至青原区总医院任执行院长和挂职副院长,二附院派出10名博士、硕士中青年专家常驻帮扶,通过常态化的医疗协作,让优质专业医疗资源扎根基层、深度落地,以驻地帮扶、学科共建、人才培育为抓手,为青原医疗体系注入强劲动力,让青原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从竹构景观的曲线里,能读出校地人才协同的智慧;从米乳的醇香中,能尝到人才技术创新的甘甜;从文创的巧思间,能触摸文化传承的精髓;从诊室的问诊声里,能感受到医疗人才资源下沉的温度。青原区与南昌大学的深度合作,正让红土地上的“创新树”枝繁叶茂,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