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9/24 09:06:47
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放活山权 激活林区 谋活利民

字体:

  原标题:持续擦亮江西林改品牌

  放活山权 激活林区 谋活利民

  9月23日,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截至目前,全省林业总产值713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林业为林农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元。林业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山区群众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皓表示,自2023年9月我省被列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以来,全省紧紧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问题,按照“放活山权、激活林区、谋活利民”的总思路,在全国率先建立“五级林长抓林改”的工作机制,现已形成10多项全国首创的经验做法。

  深化“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让林农真正吃下“定心丸”。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地延包试点;率先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省级财政奖补;首创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如稳步推进林地延包工作,对承包期不满10年林权,提前开展延包30年以上,确保集体林地承包权长期稳定。目前,全省完成延包合同签订873.74万亩,占全省应延包面积的74.4%;累计颁发林权类不动产权证6.34万本;颁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2301本,涉及林地面积90.02万亩,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12.67亿元。

  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激发林区活力。我省在全国率先优化林木采伐方式,林木采伐由“计划指标”变“弹性指标”;同时,鼓励林农通过入股、合作、托管、互换等形式推进林权流转。目前,全省已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5988个,流转集体林地3100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0%。随着改革深入,我省还探索国有林场联农带农机制,已带动集体林参与联营面积达910万亩。万载、湘东、安远等16个县(市、区)创新出台国有林场差异化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国有林场内生动力。

  畅通“两山”转化渠道,带富山区林农。针对林业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我省构建“3+N”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以油茶、毛竹、林下经济三大产业为重点,同步发展木竹加工、香精香料和森林康养等N个特色产业。目前,全省已建成林业特色产业园15个,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37条,发展油茶林1693万亩、竹林1765万亩、林下经济3979万亩。全省还开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和林业碳中和试点,乐安、南康等10个县(市、区)的CCER造林碳汇项目(总量256.54万吨)在全国平台公示;武宁、崇义等4个县(市、区)开发的1.69万吨地方公益性林业碳汇在赣林碳抵消平台登记。我省34个县(市、区)已创建县、乡级林业生态产品交易场景,持续引导林权、林业原料、林业碳汇等进场交易。同样一片林,过去卖木头,现在卖碳汇、卖健康、卖风景。据统计,全省林业生态产品累计交易额已达150亿元。(记者杨碧玉)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