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因“道通闽广 隶属昌建”而得名,从这片红土地上,共走出5万余人从事物流行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广昌人创办的物流企业多达5000余家,遍布全国100多座城市。2021年,“广昌物流员”被评为全国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
物流产业如何在广昌开花结果,将这支几代人锻造的物流大军所积累的巨量资源充分转换为广昌物流产业的发展优势?近日,记者走进广昌县进行实地探访。
打造总部经济,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广昌地处武夷山西麓,不沿边、不靠海,境内至今未通铁路。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广昌物流人凭借着敢为人先的精神,投身沿海物流市场,通过“亲带亲、邻带邻、老乡带老乡”的方式,团结众人力量,让广昌物流大军快速发展壮大。
如今,随着国内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物流行业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成本压力、市场竞争、合规性风险、技术瓶颈等诸多挑战,考验着新时代的广昌物流人。
“5万余广昌人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做物流,开办5000多家企业,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也是非常大的资源。如果能聚到一起,将极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江西省正义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楼文表示,作为广昌人,有责任、有义务壮大县域物流产业,推动家乡经济发展。
今年2月,江西莲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计划于年底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一家县属国企,未来,该公司将采取“网络货运+配套服务+子公司协同”的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国资在政策、信用、合规等方面的优势,为广大物流企业提供网络货运、物流信息技术、燃料与保费集中采购、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过去,我县物流产业呈现‘小、散、乱’的特点,没有统一规划,更缺少头部企业引领。”江西莲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友良表示,“集团充分利用该县物流企业地域分布广、市场份额大、从业人员多等优势,以集团化、规模化、数字化方式降本增效,吸引更多企业留在广昌,逐步形成‘总部在广昌,经营在全国’的物流总部经济模式。”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物流配套服务能力
时下正值白莲采摘季,一大清早,位于江西供销(广昌)数字物流产业园内的白莲交易集散中心,早已人头攒动。从五湖四海远道而来的白莲农产品经纪人正簇拥在各个摊点前问价、采购,一辆辆物流卡车满载着“白莲之乡”的特色农产品,准备启程奔赴全国各地。
为给物流总部经济提供坚实有力的硬件支撑,广昌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在物流平台建设方面,建设了供销物流产业园和返乡创业孵化园。供销物流产业园项目集农产品交易、批发、仓储、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主打特色农产品运输,并融合“互联网+第四方物流”、电商直播、物流总部经济等多种业态。返乡创业孵化园项目则聚焦为新开办物流企业提供统一的孵化空间,方便创业者与外界开展业务往来,吸引物流企业入驻,形成广昌物流总部企业聚集区。
“以往,几家快递公司各自为政,在农村的快递服务网点难以同时覆盖,造成配送效率低下。取件不便、发件价格虚高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在供销物流产业园内,广昌县域物流配送中心负责人刘水发告诉记者,有了“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各家快递可以在该配送中心实现统一仓储、统一分拣、统一配送,显著降低企业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有效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物流企业成长沃土
近日,广昌永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广昌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一件事一次办”窗口,申请办理普通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令人惊喜的是,在完成信息填报和材料提交后的第二天,该公司便顺利领到了许可证。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物流企业在广昌落地生根,广昌创新推出“开办物流企业一件事”服务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交通运输、人社等部门业务,优化办理流程,实行线上线下集成办、专员服务帮代办。线上依托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可在线填报信息、上传材料,实时跟踪办理进度;线下设立专窗,协调各审批部门选派精干业务人员进驻指导、开展审批、全程帮代办和发证工作。如今,在广昌县,开办物流企业从申请到落地,全部流程在2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
此外,广昌还建立物流企业白名单,为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法务援助等服务,实施新增业务容缺办理等便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
“多项举措让物流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业务拓展和市场开拓中,这为我县物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广昌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康丽表示。(记者 钟海华 任 为)